来源:深圳百姓网搜集 2013/4/1 22:31:38 浏览次数:次
换个角度看薪酬:
【企业】
“公司开出的工资是1500—2000元,学生薪酬要求是2000—3000元,两者差距很明显。”从面试时学生们咨询的问题来看,大家普遍都很关注薪酬待遇,简历上工资要求一般在2000—3000元,但很少有人问关于自身发展方向的问题,而其实招聘企业更注重考察学生对工作本身的认识和对自己发展要求能不能与公司同步。招聘后单位要组织培训,按照实际工作,初入职场的新人“菜鸟”也只能领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
【职场新人】
应聘的单位待遇一个月也就1800元左右,她只是过来试一试,最希望的还是等待接下来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招考试。“现在招聘公司基本上开出的工资是1500—2000元,我们要租房、要生活,真的很困难。”一位学生说。
到底初入职场的新人:你值“多少钱”?
过完年后不少人就急急忙忙的像企业提出离职,因为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就要到了。这其中,多多少少是对现状的不如意,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对薪水的不满。很多人,也把薪水等同于价值,“你年薪多少”“你值多少钱”仿佛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多少职场里的负面情绪都从这个命题里面蹦出!你可能纠结是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沮丧自己的功劳却在领导那里打了对折,甚至在无休止的横向纵向比较中开始找不到价值。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弄清楚初入职场的新人究竟值多少钱?
一、对什么负责决定了你的价格
我们很多年轻人容易怀才不遇。最近网络上,有一个这样的段子广泛流传:
月薪2k,对出勤率负责;5k,对按时完成率负责;8k,对工作质量负责;12k,对小团队的情绪负责;16k,对到款率负责;20k,要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饭碗;40k,保住部门;100k,保住大部门;100k+,考虑如何创造机会给人存活;500k,优化所在领域。
我们先不管这个工资所对应的结果是否合乎逻辑,但这个段子至少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反应出我们每个不同岗位都有对应的“价格”,而大多数的员工都是停留在最前端的那几个层次。
市场是对结果负责,而不是对过程负责。很多人很容易将自己的苦劳列入功劳里面,大家也很难将多少钱做多少事情进行等量对比,大家衡量自己的价格通常是以目前在这家公司拿到多少,去了别的公司也大概能拿到多少来衡量自己的价格。这样,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条杠,而这个杠,就是每个人的工资。
但这个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取决于你的公司职位和市场环境,你的公司职位取决于你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环境取决于市场需求。简单的说,构成你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你的个人素质、工作业绩、职位高低、知名度等。这些都随着职场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而提高。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很难为市场环境找到唯一的判定标准,对不同的工种和职业,判定是有所区别的。行业、地域、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规模,都会直接影响到薪水。从市场需求来讲,每个行业的“薪情”都会有一个大致水平。当市场需求强烈时,对应的价格就越高;如果你能扎根在某个行业,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你的身价也就“水涨船高”。
二、审时度势才是职场的制胜法宝
职场中,最忌讳的就是盲目的要价。曾经遇到不少应届毕业生,一开口就要三千、五千的。可想而知,你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人,能够给我企业创造什么,这不得不让人望而生却。不是我们开不起这个工资,而是要一个合理的价格。想提升自己的身价,有的放矢,找到提升自己身价的方式才是最关键的。想要提价的朋友,不妨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深圳找工作 1、自己能值多少钱?
我的理想薪酬是多少,我能否胜任这个职位?为了这个职位,我是否有过相关的实习、工作经验,我是否具备对职位有影响的人脉,资源,名望?
2、这个行业在这个城市值钱吗?
不同的行业,在不同城市,价格也是上下波动较大。此外,我竞聘的公司,我所处的岗位,是否处在公司的核心位置上?公司是否需要我这样的人才,自己有哪些潜在的竞争者,自己的专业是否在公司具备优势?
三、科学“提价”有方法
1、发挥自己的优势
分析怎样的职业状态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降低劣势。自我认识及评估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可以通过参加网上提供的职业测评,或者经常与老师、朋友、家人、主管等进行讨论来完成。
2、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